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氣體,在平時也是被大家廣泛的使用了,但是大家知道它是如何變成液體的嗎?接下來就給大家來具體的講解一下吧。
低溫的獲得與氣體的液化是密切相關的。18世紀末荷蘭人范·馬魯姆一次靠高壓壓縮方法將氨液化。1823年法拉第在研究錄化物的性質時,發現玻璃管的冷端出現液滴,經過研究證明這是液態錄。
1826年他把玻璃管的冷端浸入冷.卻劑中,從而陸續液化了多種氣體。以此為基礎,形成了普通制冷技術,如冰箱和空調機組以蒸汽壓縮節流制冷為主,利用氣體或者液體壓縮為高壓狀態,然后放熱,再膨脹為低壓狀態而產生制冷降溫效應,這種方法可以獲得150℃~80℃的低溫。
但此后幾十年間,氧、氮、氫等氣體毫無液化的跡象,許多科學家認為,這些就是“永.久氣體”。但它們真的是永遠不能液化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只要低于一定的溫度,就可以把氣體轉化為液體。
1877年,氧實現了液化,6年后除氫和氦之外的所有氣體都被液化了。1892年英國人杜瓦發明了低溫恒溫器杜瓦瓶,并在1898年實現了氫的液化,達到20.4開的溫度,接著又用抽出氫表面的蒸氣的方法實現了氫的固化,達到了12開。至此,只剩下一種氣體氦還沒有被液化!
氫的液化為氦的液化創造了條件。低溫的獲得當時主要采用液體蒸發和節流膨脹。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昂內斯以精力改善了實驗室裝備,在1908年通過采用壓縮氮氣節流預冷氫、氫壓縮節流預冷氦,用壓縮節流的方法將氦液化,獲得了4.2開的低溫。至此,自然界所有的氣體都可以被液化了!
手機:135-8354-1090
郵箱:296640643@qq.com
地址:山東省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路290號內1號樓12C層12C17室